
上網行為管理因“汕大監控事件”思變
信息來源:中國計算機報社 那罡 發表日期:2009-09-08 21:56:00
【中國計算機報報道】7月31日,網上出現題為《汕頭大學實行新的網絡監控》的博文,激起了學生對深信服上網行為管理系統的討論。只因為在該產品中,包括監控QQ、MSN等聊天記錄、監控用戶的所有上網行為、監控網頁、標題、內容等諸多功能讓一些汕大學生產生疑慮,甚至是難以接受。
2009年8月14日,相隔汕大監控事件發生不過15天的時間,深信服的競爭對手網康科技卻獲得了聯想控股和高原資本的大筆投資。這讓互聯網管理這個屬于網絡安全領域的細分市場,再次熱起來,也讓上網行為管理產品正在淡化“監控”二字。
從“監控”到“用好網”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它已經到了必須控制和管理的時代,因為網上充滿了錯誤的、虛假的信息和非民主的力量。”這是2006年的一個冬天,互聯網之父TimBerners-Lee爵士在自己的小屋里對互聯網現狀做出的評價。
汕大監控事件對國內所有銷售上網行為管理產品的廠商都是敏感字眼,所以網康科技CEO袁沈鋼特別小心“監控”二字,取而代之的是幫助用戶實現上好網,用好網。
互聯網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從早期的主機互聯和網際互聯發展到今天的人際互聯,并初步呈現虛擬社會 的形態。現在,無論在公司、家里、網吧、咖啡廳、機場,甚至大街上你都可以方便地接入互聯網,上網購物、炒股、學習、工作、娛樂、交友幾乎無所不能。
然而,互聯網對于中國的各企業高管來說既愛又恨。除了正常的聯系業務、締造商機以及傳送信息以外,純粹閑聊、玩游戲甚至是泄露機密等“附屬品”是令人最頭痛的。在本來就有限的網絡帶寬的前提下,這種行為不僅極度消耗公司的資源,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更影響了公司的效率,泄露公司機密甚至丟失公司客戶資源。
針對以上種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棘手問題,上網行為管理孕育而生。作為一個新型產品,上網行為管理產品曾一度引發“井噴行情”。然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目前上網行為管理的產品功能已無法完全滿足企業的需要。隨著BT、迅雷、電驢等采用P2P傳輸技術的軟件和客戶端的崛起,如何對企業局域網中的P2P行為實施封堵必然成為企業網絡管理的重中之重。
上網行為管理的空間
眼下上網行為管理產品的自身功能與性能的不斷提升已成為該領域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保障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網絡速度是上網行為管理產品的三大目的要求。隨著寬帶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管理也更多地向保證網絡安全、穩定、暢通的方向發展。
上網行為管理的根本目標就是上好網,用好網。企業需要利用新的技術保證網絡健康與員工的工作效率,而非簡單的監視。
無論如何豪華的安全防線,一個漏洞就可以毀滅所有一切。MetaGroup發布研究報告稱:“持續增長的安全 威脅源自您的員工。”內部人員通過互聯網與外部通信時,可能會引入含有惡意的或者攻擊性的內容,如若未能得到監測和控制,這將成為企業的一大隱患。
至于為什么投資者會對這個領域感興趣,還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行為。網康科技從2004年開始圍繞互聯網管理領域進行技術和產品研發,并制定了“專注互聯網管理領域”的發展戰略。“隨著互聯網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管理已成為IT界的一個重要增長點,并還有著很大的增長潛力。”聯想控股投資總監吳敬陽表示,“這是一個很有可能出現成功企業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