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聞中心 > 新聞快訊 > 2015

關于我們About Us

  • 關于網康

    公司簡介
    企業文化
    品牌期刊
  • 新聞中心

  • 視頻專區

    產品視頻
    客戶案例
    媒體專訪
    市場活動
  • 公司優勢

  • 聯系我們

網康重磅發布《云管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白皮書》

     發表日期:2015-07-02 17:12:46

內容概覽

  • 網絡攻擊已經從早期的泛攻擊演進為利用0-day漏洞、以獲取重大經濟/政治利益為目標、定向持續的高級攻擊。

 

  • 隨著企業業務的云化、虛擬化、移動化,網絡邊界被拉伸、模糊甚至消失,傳統的網絡安全架構已不能適應IT架構的變化,無法應對新的高級威脅。

 

  • 內部人員的誤用、濫用或惡意行為,越來越成為安全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內網不再是可信的安全區域,應加強內部人員網絡行為的審計與監控。

 

  • 現有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基于P2DR模型,以網絡邊界為中心,以特征匹配為核心手段,重在防御,是靜態、被動的安全模型,不能有效應對未知威脅。

 

  • 云管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基于PDFP模型,以異常檢測、智能預測、協同聯動為手段,強調對抗,是動態、主動的安全模型,能夠有效應對未知威脅和APT攻擊。

 

傳統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無法應對新的安全威脅

傳統網絡安全理論基于2個核心模型:邊界安全模型,P2DR防御模型。

 \ 
 

隨著組織業務的云化、虛擬化、移動化,傳統的網絡邊界被拉伸、模糊甚至消失,此外,內部人員的誤用、濫用或惡意行為,使內網不再是可信的安全區域。P2DR模型假設信息資產面臨的風險是可以充分評估預知的,然而這種假設在0-day攻擊和APT攻擊面前完全失效。可見,傳統基于邊界防御和已知特征進行防護的安全架構,是一種靜態的、被動的、防御思維的安全模型,已無法應對新的威脅。


PDFP安全模型

針對0-day漏洞、特種木馬和APT等高級威脅,網康科技提出了PDFP安全模型,該模型對于安全環境的理解與傳統P2DR有很多不同,認為:

  • IT信息系統永遠存在未知的威脅,無法通過評估獲得充分認知;
  • 防御系統無法確保阻止黑客攻擊,網絡、設備、應用一定會失陷(breach);
  • 當前網絡事實上已經失陷,只是損害狀態不為我們感知;
  • 內網與外網一樣不安全,內部人員誤用、濫用或惡意的行為每天都在發生;

\

 

 

 

 

 

 

 

 

 

 

 

云管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

 

云管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是網康科技遵循PDFP模型,率先踐行的應對高級威脅的網絡安全架構。

“端”——指終端設備
包括PC、服務器、智能移動終端,是距離應用系統和數據近的設備,是重要的風險引入點,需要部署殺毒和管控策略(360天擎,天機);


“管”——可理解為泛化的網絡邊界
除了部署對外的防御設備(下一代防火墻,上網行為管理,WAF等),還應在內網部署行為審計設備,加強內部人員違規行為監控;


“云”——網康云
除了提供云沙箱、云查殺、云信譽評估等基礎服務外,還針對終端和邊界設備上傳的異常日志進行全局關聯分析、異常行為建模分析,使溯源取證與風險預測可視化。

 \ 


云管端聯動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區別于傳統安全架構的核心能力,三個環節彼此依賴,協同防御。

  • 終端設備遇到未識別的灰度文件時,通過云查殺獲得分析結果,第一時間更新本地防護策略;

 

  • 終端設備無論訪問內網資源還是互聯網,都需要與邊界設備聯動,進行嚴格的準入準出控制;

 

  • 邊界設備(無論是對外防御設備,還是內網審計設備)實時把安全日志、異常行為日志、灰度URL樣本、異常流量日志上傳至云端;

 

  • 網康云除了提供實時云信譽查詢服務,還利用外部威脅情報、終端和邊界設備的異常日志,進行大數據分析,做出攻擊預測報警,實現云管端智能協同、主動防御。

 

 

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的5項關鍵能力

為了應對未知威脅和高級威脅,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需要從應用和內容層面深入理解網絡的變化,從全局視角分析各種異常網絡行為之間的關系。我們認為以下5項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的關鍵能力。


情境感知(context-aware)能力
指利用各種輔助網絡信息分析安全狀態,以做出更準確的安全決定。


威脅情報利用能力
威脅情報之所以備受關注和認可,在于它通過信譽機制(Reputation)提供了準確度很高的威脅信息,比如:惡意的IP,URL,DNS,文件等。有些威脅情報服務還提供攻擊過程的說明,攻擊的目標是什么,以及建議企業如何防御。


內部人員行為審計能力
越來越多的企業組織認識到內控的必要性,但采取的措施限于數據庫審計、終端設備管控、以及SIEM安全日志分析。這些措施的重點放在了業務自身的安全分析,卻忽略了對人的管理,事實上內網安全風險主要是由于人員的誤用、濫用或惡意行為導致的。PDFP安全模型認為內網不再可信,甚至是零信任(zero-trust)網絡,要求對內網人員進行認證識別、行為審計、基線行為建模、異常行為識別報警,降低由于人員行為不當導致的安全隱患。


全網智能協同能力
一次成功的網絡攻擊涵蓋邊界突破、終端感染、滲透平移、服務器漏洞利用等多個步驟,各個步驟彼此依賴,相互配合。大型組織通常部署了多種網絡安全產品,以保護服務器、終端、網絡邊界,然而這些設備/系統基本是孤立運行的,不了解攻擊行為與其它防御點的關系,無法從全局理解正在發生的安全事件,無法形成協同效應。孤島防御容易被繞過,因此需要對終端和邊界設備賦予智能,使他們能夠同步信息,互相配合,以應對不斷變化的IT架構和復雜的網絡風險。


大數據安全分析能力
攻擊者除了突破多道防線,還需要足夠“耐心”才能取得成功,復雜的攻擊可能長達數月甚至幾年。因此對攻擊行為進行跨時空分析,才能看清整個攻擊鏈條。目前SOC或SIEM系統能夠收集各種安全日志,進行基本的統計分析,但還遠不能解決安全事件的可視性和可溯源性問題。主要原因在于數據來源不夠廣泛,沒有引入外部威脅情報;數據粒度不夠精細,缺乏必要的情境數據;時間跨度不夠長久,沒有跨年度的完整日志;分析方法過于簡單,無法洞察攻擊過程,更不能進行預測。面對未知威脅,只有采用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數據來源廣泛性、數據充分性、分析模型有效性的問題。其中建模分析尤為重要,數據不經有效的分析就永遠是數據,甚至是垃圾數據。除了傳統的統計、聚類、貝葉斯分析外,前沿廠商都在嘗試全局關聯分析、啟發式機器學習等分析模型。

 

云管端安全架構的價值

相比傳統以邊界防護為核心、相互孤立的網絡安全體系,云管端下一代網絡架構具有明顯的優勢。

賦予了終端設備和邊界設備應有的智能,不再依賴本地靜態特征庫/策略庫,可以實時感知網絡威脅的狀態并做出調整,防御能力大幅提升。

云管端聯動機制,使得網絡安全具備了全局可見性,防御方式也從孤島模式演進為協同模式,從而能夠有效防御已知威脅和未知威脅。

網絡安全始終都是大型組織投入的重點,云管端架構使買“安全感”真正變成了買“安全”,實現價值落地,提高了網絡安全投資回報率。

 

分享三個觀點

任何事務發展都有內在的延續邏輯,而非斷崖式替代,分享以下3個觀點。

以邊界防護為中心的安全體系存在固有缺陷,但并非毫無價值,它們能夠很好地應對已知威脅,并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企業組織應該用動態、主動的思維方法重新審視面臨的威脅態勢,并調整安全投入的重點。

云管端架構不是萬能良藥,不能期待解決所有的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永遠是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對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安全的主動權掌握在攻擊者一方,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提供了主動對抗的手段。

安全問題極為復雜,云管端模型預測攻擊的準確度不可能百分之百,需要安全專家介入,結合實際業務特點進行分析判斷,以減少誤報。

 

在線查看《云管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白皮書》請點擊:http://www.tctysl.com/uploadfile/2015/0701/20150701051005921.pdf

 

下載《云管端下一代網絡安全架構白皮書》請點擊:http://www.tctysl.com/uploadfile/2015/0702/20150702060340875.rar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澳门| 大关县| 尚义县| 屏东市| 隆安县| 桂林市| 明光市| 都兰县| 怀柔区| 监利县| 玉田县| 额敏县| 罗源县| 内黄县| 鄂温| 临澧县| 响水县| 益阳市| 花莲县| 阜康市| 庆城县| 曲靖市| 扎囊县| 宜宾县| 衡阳县| 秦皇岛市| 新泰市| 海阳市| 沙雅县| 什邡市| 太和县| 宿松县| 沂源县| 平邑县| 博兴县| 湘潭县| 淮南市| 桃江县| 克山县| 三穗县|